雅思阅读共计一小时,但一小时中需完成三篇雅思阅读文章,并且三篇长度在800 – 1000词之间的学术题材文章,完成四十道各种类型的考题。绝大多数考生都因此面临着一个“跷跷板”效应: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如果匆匆读文做题,则速度上升了但正确率便会大幅度下降;而如果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目和原文内容,则正确率得到了提升但却无论如何无法读完三篇文章、答出所有题目。如何同时提升阅读速度和做题效率、让这二者齐头并进呢?归根结底,在于一个“熟”字;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寰宇雅思讲解雅思阅读之准备三点熟能生巧雅思阅读熟能生巧之熟悉雅思题型

快速了解、熟悉一门考试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学习、试做此门考试的以往考题,由此来了解题型特点、题目要求、重点难点等。如果事先就对题型有所接触,在考试场上自然也就能快速辨认出是什么题目、有什么特征、出题顺序是否与文章行文顺序一致等,也就完全无需再耗费任何多余时间来拖慢自己的读题速度了。

以雅思题目中NB这个“温馨提示”来说明一下。这是一个拉丁文缩写,全称为Nota Bene,意为“Note Well”或曰“Pay Attention”,提示考生要“格外注意”;至于需要注意什么,则在不同题型中有所区别。

现行雅思阅读考试中有两种类型的NB。一种有可能出现在搭配题和填空题中,具体NB的内容是:You may use any letter more than once. 考生如果遇到这一提醒,需格外注意“必定有任意一个字母选项会被使用不止一次”。举例来说,如果此部分题目为五个问题搭配五个字母而有NB,则必定是有两个问题共用了某一个选项字母,另外某个字母选项完全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此时切不可在选出四道问题的答案后使用“排除法”、想也不想地为最后一道问题选择剩下的那个字母选项;如果此部分题目为五个问题搭配五个字母而无NB,就必定不会有重复选项的情况发生。如果考生对于四个问题的答案选择都比较笃定,就可以直接运用排除法为最后一个问题选择剩下那个字母选项即可。

而NB若是出现在多项选择题中,提醒的内容就成了:Your answers may be given in either/any order.”由于雅思考试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誊写至答题卡上才能得分,所以此处的提醒其实仅仅只是在告诉考生:此部分多选题的所有选项在誊写时不一定非得按照字母顺序。如果一个题号为1-3的多选题正确答案为A, B和C,那么考生在答题卡上的1、2、3栏内无论是写下1.A;2.B;3.C,抑或1.C;2.B;3.A,还是1.B;2.A;3.C,都可以顺利得分。对此,考生只需在备考时事先有所了解即可,完全无需在考场上浪费时间仔细阅读。

雅思阅读熟能生巧之熟知解题方法

针对不同特征的题目,解题方式各有不同。考生如能事先进行一定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步骤,上得考场时自然也就能够驾轻就熟、快速解答。本文以List of Headings和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这两个题型为例,简单说明如下:

List of Headings考察考生总结段落或文章层次大意的能力。问题总是位于文章正文的前面,而非像其它题型那样按照以往出题传统跟在正文的后面,考生一定要注意找对位置。这种题目着眼于段落的主旨大意而不纠结某个句子里的某个细节信息,因此解答的关键步骤在于抓住每个段落中topic sentences的大意。通常来说,一个规则段落一般都会在开头或结尾处出现主旨大意,所以看段落的开头两句和末尾一句是个办法;但有些段落一共就3、4句话,每个句子特别复杂且包含很多细节,最万无一失的法子还是看段落中每个句子的主干而弱化、去掉细节修饰的从句成分,把注意力放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段中各句共同想表达的主题信息上。

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这种题的难度比较高,问题目的几句话分别包含在全文的哪一段里。大多数情况下,段落的数量大于等于题目的数量,少数特别有性格的甚至会出现“文章一共九段、问题只有四句”这种比例悬殊的情况。解这种题要看时间充分与否来选择不同策略。如果实在时间有限句子复杂难以看懂,可以尝试集中寻找题干里的关键词是否在各段中原词重现或同义替换,但这是下策;如果每段文章都比较长,则优先看每段的“首二末”三句,寻找是否包含题干信息,这是中策;如果能够做到每句主旨都大致看得懂,则是能解出所有问题来的上策。

雅思阅读熟能生巧之熟练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大大不同于“解题技巧”。后者主要针对应试,乃是如何在临场时尽可能地发挥出自身的最大能力、争取考试效果最优化,可以类比为各路武功中的招式;而前者则是应对生活、学习中各种阅读材料的能力,不仅在考试中大大有用,更有助于考生在通过雅思考试之后学习心仪专业、为今后的人生打好知识基础,相当于内功。即使同样的招式,不同内力修为的人使出来也是完全不同的威力效果。众多考生之所以在考场上面临“跷跷板”的两难尴尬,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这一项练得较少、反应速度不够,结果自然是读速与正确率难以两全。

以上便是寰宇雅思所讲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QQ咨询
咨询热线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